我看曹操议论文100字

我看曹操议论文100字

问:我眼中的曹操150个字
  1. 答:我眼中的曹操150字如下。
    曹操的军事天赋、领导才能和文学素养是惊为天人的。在官渡之战中,经过一年多的对峙,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,以出奇制胜的方法,击败袁军十万。
    他还通过望梅止渴的方法,激励军队前进,后世还有了望梅止渴这个成语。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,从中也可以感受到他的抱负和才智,就像他在《观沧海》中说道: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”。
    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,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清明,经济逐渐恢复,阶级压迫稍有减轻,社会风气有所好转。然而戏剧作品及民间传说只看见了他的恶,却看不见他忠于志向的忠,和善于治国的忠,因此背上了无数的骂名。
    曹操出生在宦官世家  ,《三国志》称其为汉相曹参之后,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,曹腾历侍四代皇帝,颇有名望。汉桓帝时,封为费亭侯,曹嵩继承了曹腾的侯爵,在汉灵帝时官至太尉。
    曹操早年就表现出对武艺的爱好与才能,博览群书,尤其喜欢兵法,曾抄录古代诸家兵法韬略,还有注释《孙子兵法》的《魏武注孙子》著作传世。这些为他后来的军事生涯打下了稳健的基础。
问:曹操的评价100字
  1. 答:关于曹操,人们似乎已经无话可说--平定北方之赫赫武功、唯才是举之开明措施、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机变权谋、引一代风尚之粲然文采,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文学,无不有所建树。作为古代官员,他位极人臣;作为历史人物,更是堪称绝对的偶像派,时至今日,仍然拥有众多拥趸。不可否认,曹操是一个魅力十足的人物,他的魅力从表层上讲在于他的强势--实为三国时代最重要之角色。面对历史的垂青,后世往往无可奈何,然则爱慕强者之心却总是人皆有之。
    早期的曹操在涉及社稷民生等方面还颇有忧国忧民之情怀,有诗(《蒿里行》)为证:
    关东有义士,兴兵讨群凶。初期会盟津,乃心在咸阳。
    军合力不齐,踌躇而雁行。势利使人争,嗣还自相戕。
    淮南弟称号,刻玺于北方。铠甲生虮虱,万姓以死亡。
    白骨露于野,千里无鸡鸣。生民百遗一,念之断人肠。
    他可以吟出悲天悯人的诗句,有时却酷虐嗜杀;他可以行事诡谲变诈,有时却对待故人情深义重;他以忠君报国的姿态步入仕途,却身不由己地从“有志青年”逐渐蜕变为乱世奸雄。这个充满矛盾的人物,千百年来可以遭到无数人的唾骂,也可以受到无数人的追捧,一切的一切,都源于曹操本身的复杂。
  2. 答:乱世之奸雄,治世之能臣
    不过 他有一个新的看法是
    "可爱" 曹操可能是历史上性格最复杂、形象最多样的人。他聪明透顶,又愚不可及;奸诈奸猾,又坦率真诚;豁达大度,又疑神疑鬼;宽宏大量,又心胸狭窄。可以说是大家风范,小人嘴脸;英雄气派,儿女情怀;阎王脾气,菩萨心肠。看来,曹操好像有好几张脸,但又都长在他身上,一点都不矛盾,这真是一个奇迹。实际上,曹操是真实的,也是本色的。包括他的奸诈、狡猾、残忍、暴虐,都表现得从容不迫,落落大方,真诚而坦然。这实在是一种“大气”。我认为曹操是“奸雄”。不过前面要加三个字:可爱的。曹操是“可爱的奸雄”。
  3. 答:曹操在北方屯田,兴修水利,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,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;用人唯才,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,抑制豪强,加强集权。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。精兵法,著《孙子略解》、《兵书接要》、《孟德新书》等书。善诗歌,《蒿里行》、《观沧海》等诗篇,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,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,气魄雄伟,慷慨悲凉。散文亦清峻整洁。著作有《魏武帝集》。
  4. 答:哦哦哦哦哦哦哦哦0000000000000000
问:曹操100字简要评析
  1. 答:简要评析:
    曹操,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、诗人。他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,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,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,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。
    文学方面,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“三曹”(曹操、曹丕、曹植)为代表的建安文学,史称“建安风骨”,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,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。被称为治世之能臣,乱世之奸雄。
    轶事典故
    谯水击蛟
    曹操十岁那年,在龙潭中游泳,突然遇到一条凶猛的鳄鱼。鳄鱼张牙舞爪地向曹操攻击,但曹操毫不畏惧,沉着地与鳄鱼周旋。鳄鱼无法下口,于是逃掉了。
    曹操回家后,没有向家人提起鳄鱼的事。后来,有个大人看见一条蛇而恐惧畏缩,曹操大笑,天真地说:“我在龙潭碰到鳄鱼都不怕,你却怕一条蛇,真是可笑!”众人询问,曹操以实相告,无不惊叹少年曹操的胆略。
  2. 答:曹操在乱世中积极追求个人抱负的实现、自我的不断超越,以最终获得完全的“优越感”。由此,曹操一生以“安民定天下”为己任,以齐桓公、晋文公为榜样,追逐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”的境界。对于自我的掩饰,曹操由于对自我有着许许多多的自卑和不安全感,所以信奉“宁我负人,毋人负我”。这使得他变得极为残忍,且经常猜疑别人,行为复杂多变,令人难以捉摸。换言之,人格状态不协调是曹操的悲剧。 易中天《品三国》:“曹操的遗嘱‘分香卖履,留恋妾妇’体现出曹操的大气与自负,就不谈国家大事,不说豪言壮语,就说些小事,你们把我怎么样,你们说我是小人就是小人又怎样,我曹操就是曹操,我才不在乎你们怎样评价我呢。我就是这样的人。”
  3. 答:曹操在乱世中积极追求个人抱负的实现、自我的不断超越,以最终获得完全的“优越感”。由此,曹操一生以“安民定天下”为己任,以齐桓公、晋文公为榜样,追逐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”的境界。对于自我的掩饰,曹操由于对自我有着许许多多的自卑和不安全感,所以信奉“宁我负人,毋人负我”。这使得他变得极为残忍,且经常猜疑别人,行为复杂多变,令人难以捉摸。换言之,人格状态不协调是曹操的悲剧。 易中天《品三国》:“曹操的遗嘱‘分香卖履,留恋妾妇’体现出曹操的大气与自负
  4. 答:曹操(155.2.24-220.1.15),一名吉利,字孟德,小名阿瞒,沛国谯县(今安徽亳州)人。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和诗人。在政治方面,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,恢复了中国北方的统一,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。文化方面,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(曹操、曹丕、曹植)为代表的建安文学,史称建安风骨,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。
我看曹操议论文100字
下载Doc文档

猜你喜欢